“龙泉漱玉”重现 北京昌平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开园
700多年前,以北京昌平白浮泉为源头的水流汇入京杭大运河,如今“龙泉漱玉”这一胜景再现。4月8日,以白浮泉遗址为中心建立的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正式开园迎客。
在白浮泉遗址上建立的九龙池,共有九个由花岗岩雕刻而成的龙形喷嘴,水流经由这里喷涌而出,汇聚于深潭,这就是曾经燕平八景之一的“龙泉漱玉”。如今胜景重现,游客纷纷在这里打卡留念。“公园很漂亮,不仅能观赏风景,还能了解大运河的文化知识。”北京市民黎先生说。
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里九龙池的出水口。新华社记者陈钟昊 摄
除了九龙池外,园内的重要景点还有元明时期建筑风格的都龙王庙和龙泉禅寺。在龙泉禅寺内,设有“大运河源头历史文化展”陈列,讲述有关白浮泉的故事。昌平博物馆原馆长邢军介绍,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兴修水利,使白浮泉成为大运河上源的水源地之一,随着历史发展,这里虽不再作为水源,但其旁修建的都龙王庙和龙泉禅寺却历经元明清三代保留至今,成为传播大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
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里的都龙王庙。新华社记者陈钟昊 摄
2013年,白浮泉遗址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白浮泉遗址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叶建伟介绍,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总规划范围63.16公顷,首期开放面积11.6公顷。作为大运河文化带重要节点,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与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融为一体,形成山水相映的空间布局,传承保护大运河源头历史文化。
俯瞰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新华社记者陈钟昊 摄
昌平区在对文物景观进行修缮保护的同时,还通过研发文创产品、组织文化活动等方式,让历史中的大运河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北京昌平文旅集团副总经理吴振平介绍:“我们将在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内常态化举办大运河研学活动、白浮泉读书会等一系列特色主题活动,深化文旅融合发展。”(记者王修楠)
来源:新华社
作者:
责任编辑:冯峥
- 广西龙胜“三月三”:黄洛瑶寨以长发文化绘就振兴新篇
- 美团启动骑手养老保险试点,支持骑手自主选择缴纳地及周期
- 田畴新景迎春光——西部地区春耕田间的“科技范儿”
- 我国西部“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提速
- 新春走基层|撞钟祈福迎新春
- 你喝的水可能有“微塑料”,对人体有害!但1个简单步骤能去除
- 忽冷忽热,天气啥时能正常?
- 老年旅客买火车票能省钱 超详细攻略快收藏
- 产学研深度融合 传奇今生携手北京工商大学强化品牌科研实力
- 跨境游持续升温 “China Travel”吸引中亚游客
- 古今交融 新老“三孔”相辉映
- 银发游产品日趋多样
- 2025年驻华外交官“发现中国之美”系列活动在京启动
- 长城人寿荣获2025金融消保与服务创新优秀案例
- 澳门举办“福虎生威转乾坤”花车汇演
- 陕南民歌晋京 开启“民歌旅行”地方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