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突然多出300000元巨款,原来她打开了这个功能……
来源 | 江苏网警、宿迁网警、江苏新闻
近日
住在江苏南通如皋的刘女士
忽然发现自己的银行卡上
多了30万元!
这把她吓一跳
当天上午10点左右,刘女士匆匆忙忙跑到如皋市公安局江安中心派出所,告诉警务人员:自己的银行卡里无缘无故多了一笔巨款。
“说银行卡账户上多了30万,然后有个人给她打电话,说转钱转错了,打到她卡里了,刘女士想在公安机关的见证下,把这个钱退给别人。”南通如皋市公安局反诈劝阻员黄金波说。
经仔细询问,刘女士当天早上曾接到一个陌生人打来的电话,对方自称是微信“百万保障”的客服人员,因为自己不太熟悉怎么操作,就听从对方的指示,打开了手机的“屏幕共享”功能,这正好给了骗子可乘之机。
“骗子冒充业务员,跟刘女士说这个业务到期,不关闭的话,每个月要扣2000块钱,刘女士信以为真。骗子在取得刘女士的信任之后,通过‘屏幕共享’了解到刘女士的信息,然后在手机银行里面,给刘女士贷了一笔30万元的贷款。”南通如皋市公安局反诈劝阻员黄金波说。
申请到贷款后,骗子又借口转错了钱要求退还,好在刘女士及时向公安机关求助,最后才没有把30万转出去。
据了解,最近这段时间,仅南通就已经发生了多起以“关闭百万保障业务”为由头实施诈骗的案件。
“这个‘百万保障’保险,大家都要认识到,它只是支付软件里的一个内容,保障我们的账户安全,不需要关闭也无法关闭,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拨打110咨询,或者向公安机关积极反映情况,在任何情况下不要给任何陌生人转钱。”南通如皋市公安局中队长吴新华说。
近期,警方多次提醒
小心类似的“共享屏幕”诈骗套路
注意
如果有陌生人给你打电话
不管Ta说什么
只要提到
视频会议、共享屏幕
等字眼
就一定要当心
你可能遇到了诈骗!
真实案例
案例一
7月17日,张某接到一陌生电话,称张某有一笔贷款未还,可以帮助其将业务关闭,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
张某信以为真,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了一款名为“zoom”的APP进行视频通话,并通过银行卡转账,后张某意识到自己并未贷款,发现被骗,于是报警,共计损失6万余元。
案例二
7月17日,陈某接到一个自称某市公安局工作人员的电话,称陈某身份信息泄露涉嫌犯罪,要求添加QQ好友,并下载一款名为“zoom”的APP进行共享屏幕。
对方以陈某涉嫌洗钱需要核查资金为由,要求陈某向指定账户转账,后陈某发现被骗,于是报警,共计损失16万元。
什么是屏幕共享?
“屏幕共享”相当于手机的录屏操作。它会把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全都记录下来,并同步让对方看到,包括弹框显示短信、微信、其他APP推送的内容。也就是说,你在手机上的任何操作,对方电脑上都能看到,包括输入密码、解锁的过程。
此类诈骗中,骗子往往冒充“公检法”或注销校园贷款的银行工作人员、平台客服人员等,诱导受害者使用网络会议视频内的“分享屏幕”功能。
一旦受害者使用此功能,即使骗子不主动询问,也能看到受害人手机上的所有信息,包括输入密码时跳动的字符、收到的验证码等,从而转走受害者卡内资金。
网警提醒
不要与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因为这样的操作会让你在陌生人面前毫无秘密可言。
此外,接到自称客服人员打来的“货品质量问题”“快递丢失破损”的电话建议立即挂断!与官方客服或卖家进行核实。如若被骗,请立即拨打110进行报警。
- 好奇心,滚起认知的雪球
- 上海首个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门诊落成
- 当AI赋能医疗 可以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什么?
- 文化中国行·国宝画重点|原来5000年前“流行”对称美
- 拥抱“星星的孩子”,中兴努比亚手机全系上线自闭症儿童画作壁纸
- 安心出行,人保同行-管淋小区站
- 赓续中华文脉 浸润时代人心——港澳台人士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信赖选择,安心每一刻-遂昌华泰实业有限公司站
- 专家:单抗药物让AD治疗进入新阶段
- 安心出行,人保同行-柴岭下新村站
- 多地春茶开启采摘热潮 茶园“智慧大脑”增添科技范儿
- 冷暖大逆转!本周前期中东部大范围冲击30℃ 中后期寒潮来袭
- 人保守护,财产安全-荷花苑站
- 人保守护,财产安全-荷花苑站
- 人保相伴,守护安全-丽湖小区站
- 人保相伴,守护安全-锦绣嘉园东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