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三阳”引关注,重复感染会更危险吗?
中新网北京8月17日电(邵萌)新冠疫情似乎已离我们远去,但病毒从未消失。近日,“新冠三阳的人开始陆续出现”登上热搜。同时,新冠病毒变异株EG.5感染病例在全球多地呈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WHO)上周将其列为“需要留意的变异株”。
距离“二阳”小高峰过去不到3个月,“三阳”真的来了吗?重复感染是否会对身体造成更大伤害?新毒株的出现又会带来哪些影响?
疑问1:“三阳”已来袭?
8月15日,北京的赵女士醒来后感到浑身疼痛、咳嗽、嗓子痛。测了抗原后,她明白自己又“阳了”。这是她继去年12月和今年5月后,第三次感染新冠病毒。“症状比第一次轻,和第二次差不多,体温没有超过38℃。”赵女士说。
她的经历并非个例。北京市卫健委最新发布的2023年第32周疫情周报显示,北京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较上周有所上升,新冠病毒感染居报告病例数首位。社交媒体上,有关“三阳”的话题也引发广泛讨论。
北京市卫健委最新发布的疫情周报显示,新冠病毒感染居报告病例数首位。图片来源:北京市卫健委官网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介绍,8月该院门诊普通发热病人每日确诊新冠的在5人左右,较之前无明显增加趋势,且以“二阳”为主,目前深圳“三阳”病例偏少,与“二阳”患者群体在年龄等方面差别不显著。
此外,住院的新冠病人每天2人左右,主要是合并高龄、糖尿病、肾功不全、肿瘤等基础疾病,少数人没有接种疫苗,且目前新冠死亡病例极少。
- 1
- 2
- 3
- 下一页
- 全文阅读
- 从汉语言哲学出发的汉语哲学
- “慧”及养老 上海已建成70多家智慧养老院
- 经世济民真学者 学高身正大先生——写在刘诗白百年诞辰之际
- 再创佳绩!100台乘龙H7 LNG牵引车交付浙江物流巨头
- 好奇心,滚起认知的雪球
- 上海首个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门诊落成
- 当AI赋能医疗 可以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什么?
- 文化中国行·国宝画重点|原来5000年前“流行”对称美
- 拥抱“星星的孩子”,中兴努比亚手机全系上线自闭症儿童画作壁纸
- 安心出行,人保同行-管淋小区站
- 赓续中华文脉 浸润时代人心——港澳台人士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信赖选择,安心每一刻-遂昌华泰实业有限公司站
- 专家:单抗药物让AD治疗进入新阶段
- 安心出行,人保同行-柴岭下新村站
- 多地春茶开启采摘热潮 茶园“智慧大脑”增添科技范儿
- 冷暖大逆转!本周前期中东部大范围冲击30℃ 中后期寒潮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