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桂林这项目标达成
我市达成历史建筑认定“清零”目标
截止今年7月,桂林市已确定历史建筑共计153处,较去年新增39处
近日,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今年,随着灵川、资源、平乐、龙胜四县相继完成历史建筑认定“清零”工作,我市下辖所有县(市、区)均达成历史建筑认定“清零”目标。截止7月,全市已确定历史建筑共计153处,较去年新增39处,历史建筑数量位列全广西前列。一砖一瓦,透出古韵悠悠;亭台楼榭,见证历史沧桑。黄庭坚系舟亭、榕湖古榕双桥、桂海碑林藏碑阁、七星公园普陀山博望阁、木龙湖木龙塔、叠彩山明月峰拿云亭……漫步在桂林城中,移步即换景,处处有古建。
历史建筑,犹如城市的一部留声机,承载着不可再生的历史信息和宝贵的文化资源,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者。桂林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元前214年,秦王朝征服百越,开凿灵渠,沟通湘、漓二水,桂林便成为“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在随后的两千余年中,桂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地位越来越突显。在得天独厚的山水自然景观下,融合了深厚的人文历史文化,形成了特有的“山—水—城”格局。
近年来,我市着力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方面下功夫,对全市历史建筑开展认定“清零”工作。同时,积极推动桂林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以及兴安等县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目前,我市下辖所有县(市、区)均达成历史建筑认定“清零”目标。兴安县名城申报材料编制、名城保护规划二次实地调研、部门访谈等工作正在持续开展中;桂林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规划也已按程序重新上报自治区审批,并根据意见进行了高度论证分析。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一系列的工作,不断推进我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推动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彰显桂林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增加历史的厚重感和一抹浓厚的人文色彩。
来源丨记者韦莎妮娜
- 从汉语言哲学出发的汉语哲学
- “慧”及养老 上海已建成70多家智慧养老院
- 经世济民真学者 学高身正大先生——写在刘诗白百年诞辰之际
- 再创佳绩!100台乘龙H7 LNG牵引车交付浙江物流巨头
- 好奇心,滚起认知的雪球
- 上海首个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门诊落成
- 当AI赋能医疗 可以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什么?
- 文化中国行·国宝画重点|原来5000年前“流行”对称美
- 拥抱“星星的孩子”,中兴努比亚手机全系上线自闭症儿童画作壁纸
- 安心出行,人保同行-管淋小区站
- 赓续中华文脉 浸润时代人心——港澳台人士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信赖选择,安心每一刻-遂昌华泰实业有限公司站
- 专家:单抗药物让AD治疗进入新阶段
- 安心出行,人保同行-柴岭下新村站
- 多地春茶开启采摘热潮 茶园“智慧大脑”增添科技范儿
- 冷暖大逆转!本周前期中东部大范围冲击30℃ 中后期寒潮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