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宁波治堵重点划定!要建这些地铁、快速路
今天,记者从宁波市治堵办获悉,2023年宁波市城市交通拥堵治理重点完成六大任务。一起来看↓
今年,宁波的治堵工作以“公交优先、因地制宜、数字赋能、都市一体”为原则,努力打造“设施更加完善,出行更加绿色,管理更加高效,服务更加优质,治理更加智慧”的城市交通服务体系,使我市城市交通拥堵状况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六大任务
据市治堵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2023年宁波市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今年宁波治堵将重点完成公交优先、路网完善、停车扩容、管理增效、破难解困、宣传增力六大任务。
1
公交优先
续建地铁3号线二期、4号线延伸段、6号线一期、7号线、8号线一期等城市轨道115.5公里,续建宁波至象山市域(郊)铁路、宁波至慈溪市域(郊)铁路等市域快速轨道125公里。
主城区新增公交专用道10公里以上,新建改造公交停靠站140个(其中港湾式46个),新增更新新能源公交车300辆,建成验收公交首末站3个,新增、优化公共普通汽电车线路55条,另外新开通特色线路26条,主城区新增公交优先信号控制交叉口20个以上。
强化轨道站点、公交站点、非机动车站点之间一体融合,新增“三网融合”站点35个以上。
推动公共自行车、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与地铁、公交共同探索形成潮汐人群运力调配机制,建立非机动车换乘公共交通(B+R)的绿色交通模式,提高机动化公交分担率和绿色出行比例。
2
路网完善
建成城市快速路4.1公里,续建13.3公里以上。全市新增城市道路(含县城)61.6公里,改造城市道路36.92公里,其中主城区新增、改造城市道路不少于30公里。
全市打通“断头路”共9条,建成李惠利医院地下通道、兴宁路综合整治工程中兴路天桥、市三板桥街过街通道共3处立体过街设施。
主城区按照每条道路长度不小于2公里要求,完成6条道路人行道净化行动。
3
停车扩容
主城区建成停车位1.77万个,含公共停车位3200个。
完成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位错时对外开放。
加快推行差异化停车收费政策,提高核心区、拥堵区域停车收费标准。
4
管理增效
开展城市重要廊道拥堵治理,推进“TOP5”路段综合治理。开展“民选民评”堵点乱点治理,全市共完成14处。
开展医院、学校、商圈、大型市场周边交通综合整治共11处,提高重点、热点区域的通行效率。
升级优化交警综合指挥平台,完善具备指挥调度、信号控制、交通监控、执法管理、信息发布等功能的交通管理系统。
新增城市建成区绿波带里程100公里。
加强公交专用道管理,打造一批公共汽电车专用道严管示范路。
5
破难解困
全市新增路口慢行交通一体化建设(非机动车、行人二次过街)100处。
全市新增中小学配套停车场15处、停车位2400余个,其中新增地下接送系统10处。
完成“最美上学路”“安全步行道”“菜市路”“就医路”等项目15处。
新增路口可变车道25处,新增智能联网移动信号灯65处。
6
宣传增力
加大新闻和社会宣传力度,合理引导公众预期,不断推进宣传手段、活动形式和服务方式创新,对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进行立体化、全方位、针对性宣传。
引导市民群众改变出行观念和出行方式,倡导公众优先,鼓励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开展交通文明体验活动和志愿服务,引导维护城市道路交通秩序,劝阻交通不文明行为。
- 人保在身边,轻松每一天-上辇村C区站
- 从舌尖到心间的共鸣——中华饮食文化架起跨越海峡的连心桥
- 人保在身边,轻松每一天-下洋张1区站
- 共筑梦想,人保相伴-公众责任险宣传活动
- 安心出行,人保同行-虎头山新区站
- 人保在身边,轻松每一天-碗头山村1区站
- 安心出行,人保同行-山头赵村田洋新区站
- 安心出行,人保同行-虎头山新区站
- “CACA指南”进校园育才 中国医学理念出海获赞
- 川藏两地艺术合作 《盛世牧歌》首演奏响成都
- 警惕!接个电话差点被骗150万 警方还原骗局实施过程
- 报告:上海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控制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明起南方新一轮降雨来袭 全国大部气温波动上升
- (走进中国乡村)甘肃宕昌发展康养旅游 千年药乡引客来
- 2025“文脉之光”中国国家版本馆文创设计大赛正式启动
-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用流淌灵动的漩涡,绘起史前文明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