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套娃”收费乱象,如何解“套”?
扬子晚报讯 “我就想问问,有没有人能管管这个电视,这叫电视机吗,还不如叫刷卡机!只要一打开就要钱!老人小孩看新闻看动画片要钱,年轻人追剧要钱,买电视的钱、宽带的钱、电视会员、电影会员、动画会员、普通会员、游戏会员、超级会员、白金会员、星钻会员……”近日短视频平台上,一则吐槽电视收费的视频有237万人点赞。8月21日,对于备受诟病的电视“套娃”收费乱象,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多部门出手整治,正是及时雨。
今年2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指出,在线会员乱象成为投诉热点,智能电视平台“套娃式”收费引发消费者不满。今年6月,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的《智能电视相关问题消费调查报告》披露“套娃式”收费、会员开通页面误导消费者等问题突出。
这位吐槽姐说出了大家的心声,网友纷纷跟帖评论。步步细分权益不说,还要设置各种权限和关卡,让用户体验感大打折扣。“我外甥汪汪队第一集看了三年半”“同一款APP在手机上充了会员,电视上不能用,还要再充会员,投屏也用不了”“投屏的时候只能用高清,要是想用超清,还要上白金会员”“看个央视都要收费,只能试看30分钟”……鉴于这些收费乱象,许多人家里的电视成了摆设。因此,有电视销售表示,“能不能尊重下我们卖电视的,再这样下去,电视都卖不出去了。”
问题首先集中于“把免费的内容拿过来卖给我,凭什么?”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规定,一些频道收看是免费的,比如央视一套,肯定是没有收费的,但有些智能电视APP就是要收费,这就破坏了广电普惠。
其次,通过电视机下载的视频APP看电视剧、电影、动画片等要分别收费,复杂的会员制更是重灾区,VIP之后还有VVIP,还有提前点映。低价引流,首月付几块钱就可成为VIP会员,原打算优惠到期前取消订制,结果一忙就搞忘了,到期后系统自动成为全价会员。年底算账,不是一笔小钱。还有些平台会限制会员账号的登录终端,会员账号一次只能在一个终端上登录,比如在手机上使用就无法在平板上使用。套路不仅让年轻人晕乎乎,老年人更是搞不明白。
智能电视背后的利益主体繁多,“套娃式”收费乱象是各个内容渠道的收费体系各自为政所致。很多智能电视品牌都有自己的内容平台,但又内嵌热门视频平台。在未开通会员状态下,大多数视频内容只提供5分钟试看时间。当下智能电视的硬件产品利润空间有限,电视厂商想通过会员抽成、开关机及页面广告、预装APP等方式来维持利润。各种服务不兼容,收费标准不统一,最终是用户承担了所有。
看视频为什么变贵了,会员权益为什么限制变多了?这也是个老问题,甚至被消费者诉上法庭。平台急于想转嫁经营成本,单方面拟定的格式条款,在作出补充规定的时候,也没有征求消费者的意见,消费者即便充了钱,也没有购买到自己所期望的服务,权益显然已经受到侵害。
当下科技赋能,为4K、8K高清画质、杜比全景声音响等提供技术支持,但要把观众吸引到电视机前,更应着力于改善内容环境、提升用户体验,探索多平台多用户端互融互通的电视会员体系,让收费更合理,会员体系更简洁。
聚焦解决“收费包多、收费主体多、收费不透明”问题,相关部门应强化监管,尤其应对开通会员协议的合法合规性、服务内容是否全面真实等方面加强审查。同时应出台相应的标准,规范会员制度,对违反法律法规的平台作出相应的处罚。
- 从汉语言哲学出发的汉语哲学
- “慧”及养老 上海已建成70多家智慧养老院
- 经世济民真学者 学高身正大先生——写在刘诗白百年诞辰之际
- 再创佳绩!100台乘龙H7 LNG牵引车交付浙江物流巨头
- 好奇心,滚起认知的雪球
- 上海首个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门诊落成
- 当AI赋能医疗 可以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什么?
- 文化中国行·国宝画重点|原来5000年前“流行”对称美
- 拥抱“星星的孩子”,中兴努比亚手机全系上线自闭症儿童画作壁纸
- 安心出行,人保同行-管淋小区站
- 赓续中华文脉 浸润时代人心——港澳台人士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信赖选择,安心每一刻-遂昌华泰实业有限公司站
- 专家:单抗药物让AD治疗进入新阶段
- 安心出行,人保同行-柴岭下新村站
- 多地春茶开启采摘热潮 茶园“智慧大脑”增添科技范儿
- 冷暖大逆转!本周前期中东部大范围冲击30℃ 中后期寒潮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