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法院探索司法救助“一件事”集成改革 让司法救助更精准便捷
浙江日报讯 (记者 沈琳 刘健 通讯员 童法) “没想到这么快拿到了社会救助10万多元。”近日,桐庐县江南镇华丰村村民盛大爷在获得司法救助后,成功领到一笔社会救助金。此前,他遇到了一件糟心事:儿子车祸后生活无法自理,而肇事方又没有赔偿能力,一家老小因此陷入生活困境。而如今,“孙子上学的生活费有了着落,桐庐法院司法救助‘一件事’帮了大忙。”盛大爷说。
司法救助,是为遭受犯罪侵害或民事侵权,生活面临急迫困难的当事人提供辅助性救济措施。“但在救助实践中,存在着主动发现难、流程启动慢、帮扶效果弱等问题,比如,部分因案致困的受害人没有被及时发现。”桐庐县人民法院院长朱晓燕说。去年4月开始,桐庐法院探索司法救助“一件事”集成改革。
记者在桐庐法院办案平台“案件信息特征”一栏看到,需要救助的案件会被标记上一个醒目的“救”字。“过去,法官直接掌握案件当事人生活情况比较难,大多数情况下是被动等申请人上门提交材料,一些申请人可能不了解救助政策和申请程序。”桐庐法院行政庭副庭长徐尔迅说,如今,桐庐法院与民政局等部门实现低保、低保边缘等相关数据共享,根据司法救助需求抓取数据和比对条件,精准定位救助对象。
及时发现救助对象,还要快速落实救助举措。记者了解到,桐庐法院司法救助“一件事”实现救助申请、调查取证、审查决定、资金拨付、救助联动等全流程线上办理,节省办事群众的时间成本,让救助结果准确高效。“《申请告知书》《申请登记表》等材料都是线上一键生成,相关材料也能通过平台一键送达当事人。”徐尔迅说。
桐庐法院还与民政、教育、慈善等16个部门签署救助协作机制,汇集近20项社会救助资源作为有力补充。“对困难群众来说,司法救助往往是雪中送炭,仅靠它可能不足以解决救助对象的各种迫切需求。”桐庐法院司法救助委员会主任王华说,比如,除经济救助以外,救助对象可能还需要其他救助,包括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
截至目前,桐庐法院通过司法救助撬动社会救助18次,发放到位救助金总额80余万元,为10余名困难当事人缓解急迫困难。接下来,桐庐法院将继续上线诉讼成本救助、信用救助、社会救助、法律援助等功能模块,推动司法救助“一件事”迭代升级。
- “CACA指南”进校园育才 中国医学理念出海获赞
- 川藏两地艺术合作 《盛世牧歌》首演奏响成都
- 警惕!接个电话差点被骗150万 警方还原骗局实施过程
- 报告:上海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控制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明起南方新一轮降雨来袭 全国大部气温波动上升
- (走进中国乡村)甘肃宕昌发展康养旅游 千年药乡引客来
- 2025“文脉之光”中国国家版本馆文创设计大赛正式启动
-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用流淌灵动的漩涡,绘起史前文明的浪漫
- 北京宁夏两地携手创造“生命奇迹”治愈小儿肺气道畸形
- 箭指苍穹逐梦行——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侧记
- 孩子不能又亲又抱 当心“亲吻病”→
- 书里有什么?
- 乐享保险,轻松生活-西横河新村站
- 【节气里的大美中国·AI在谷雨】谷雨润万物 绿野绘新图
- AI赋能中医传承与发展 国医大师严世芸:是“经验医学”与“数据驱动”的碰撞
- 何以中国丨如果文物会说话:福建建瓯这个西周青铜界“铙哥”什么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