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建立强村富民集团助农民增收 农业“大厂”吸引年轻人田间创业
浙江日报讯 (记者 吴丽燕 共享联盟·南浔 陆志鹏 实习生 陈紫烟) 这几日,位于南浔区菱湖镇的数字化现代渔业园区内,小伙子朱世浩每天都会到鱼塘边转转,关注水温、PH值、含氧量和鱼儿喂料等情况。水产专业科班出身的他,大学刚毕业就和几位创业伙伴来到“淡水渔都”菱湖,在园区承包了200亩鱼塘做起了“渔夫”。
吸引年轻人到田间地头创业的,是南浔强村富民集团的“强磁场”。去年6月,南浔区在原有211个行政村抱团组建26家“强村公司”的基础上,创新组建了国资企业强村富民集团,整合全区产业、土地、资金、人才等关键要素,探索推行“国有资本+民间资本+集体资金+农户”的模式,在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上持续发力。
水网密布的南浔,拥有水产养殖面积超21万亩。然而,会养鱼的南浔人,也面临着养殖效益不高、机械化程度偏低、抗风险能力弱等难题。为此,强村富民集团开始整合渔业资源,将各村零散的鱼塘集中连片,并投入9000多万元,在菱湖镇建起集数字化机械设备、跑道鱼养殖、膜箱养殖、尾水处理于一体的数字化现代渔业园。就在去年底,园区一期项目建成投入使用。
“有了这样完善的基础配套,对我们年轻创业群体来说,解决了前期资金投入大的难题。”朱世浩坦言,农业产业投入大、产出慢,渔业园配套完善,有从鱼苗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年轻人来创业只需交付租金就可“拎包养鱼”。
离现代渔业园不远的正大水产(湖州)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正忙着打包加州鲈鱼苗,并运往附近养殖户的鱼塘。这个淡水种业全产业链项目,由强村富民集团出资建设标准厂房,正大集团负责运营,可年产加州鲈鱼苗1亿尾、罗氏沼虾苗10亿尾、黄颡鱼水花5亿尾。一年来,随着强村富民集团统筹资源,引入民间资本,当地还建起国际化垂钓中心、亲子乐园等项目,渔业产业链不断被拉长。
此外,强村富民集团还在稻米、湖羊、果蔬、小龙虾等主导产业上集中发力。这段时间,旧馆街道祝良村党总支书记薛利强又有了新谋划,打算在粮食烘干加工中心旁建碾米中心。不久前,强村富民集团牵手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将水稻种业成果转移转化中心项目落地在祝良村。该农业社会化服务一站式“综合体”项目的落户,未来将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预计每年能为村集体增加60余万元收入。
眼下,由强村富民集团主导的29个项目在南浔乡村“开花”。这些项目总投资约47亿元,带动周边农户就业3000人以上,相关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平均增收约30万元。
- 从汉语言哲学出发的汉语哲学
- “慧”及养老 上海已建成70多家智慧养老院
- 经世济民真学者 学高身正大先生——写在刘诗白百年诞辰之际
- 再创佳绩!100台乘龙H7 LNG牵引车交付浙江物流巨头
- 好奇心,滚起认知的雪球
- 上海首个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门诊落成
- 当AI赋能医疗 可以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什么?
- 文化中国行·国宝画重点|原来5000年前“流行”对称美
- 拥抱“星星的孩子”,中兴努比亚手机全系上线自闭症儿童画作壁纸
- 安心出行,人保同行-管淋小区站
- 赓续中华文脉 浸润时代人心——港澳台人士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信赖选择,安心每一刻-遂昌华泰实业有限公司站
- 专家:单抗药物让AD治疗进入新阶段
- 安心出行,人保同行-柴岭下新村站
- 多地春茶开启采摘热潮 茶园“智慧大脑”增添科技范儿
- 冷暖大逆转!本周前期中东部大范围冲击30℃ 中后期寒潮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