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八 钱塘江“鬼王潮”潮头奔涌
中新网嘉兴9月2日电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钱塘江潮水自古闻名,除了名动天下的八月十八潮以外,农历七月十八的“鬼王潮”,也是大潮汛。9月2日,浙江海宁的盐官、丁桥、老盐仓等传统观潮点,已经有不少市民顶着烈日前来追潮。
11时30分,已经有不少人来到江边等候观潮,他们大多是当地的居民,但也不乏从外地专门来“打卡”的游客。“孩子没看过潮,今天带她来长见识。”在现场观潮的游客柴女士说。
13时30分左右,“来了来了,那边白色的。”人群逐渐兴奋起来,在天水相接的远方,银龙般的浪花滚滚而来,浪花拍打江滩的声音与观潮者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我的天哪,钱塘江像在跳舞,浪花拍打在岸上像裙摆晃动!”特地从外省驱车赶来的游客陆先生,一边录视频一边高声感叹,“鬼王潮”真是不虚此行。
当天“2023钱塘江涌潮科考”现场科考活动也在钱塘江沿岸9个观潮点启动。“今天钱塘江河口下游涌潮比较壮观,浙江上虞、海宁两岸观潮之风日盛。”浙江省钱塘江涌潮研究会秘书长周飞武告诉记者,按照传统,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才是钱塘江年度大潮汛。而据钱江港航管理处掌握的数据,钱塘江已经连续数年在农历七月十八前后出现年度大潮。专家分析,这与当时的风向、水文,月球和地球的相对位置等因素都有关系。
“鬼王潮”因其产生于农历中元节前后而得名,也是颇受民间喜爱的钱塘江大潮汛。
钱塘江大潮是海水在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周期波动现象,每月农历的初一和十五前后,太阳、月亮、地球的中心几乎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和月亮的引力方向一致一起吸引海水进而形成大潮。钱塘江大潮因为影响因素的变化会形成不同种类的浪潮,目前共有鱼鳞潮、交叉潮、一线潮等8种形态。
“潮水的涌高随着周期变化,涌高越高,观赏效果越好。今年梅汛期降水与往年相比较少,江道的淤积情况也比较严重,潮水也会比往年小一些。”浙江省钱塘江流域中心工程师叶晓劼介绍,今年盐官以上,也就是杭州段的潮景受影响比较大,比如美女坝、七格、九溪等观潮点。
- 人保在身边,轻松每一天-上辇村C区站
- 从舌尖到心间的共鸣——中华饮食文化架起跨越海峡的连心桥
- 人保在身边,轻松每一天-下洋张1区站
- 共筑梦想,人保相伴-公众责任险宣传活动
- 安心出行,人保同行-虎头山新区站
- 人保在身边,轻松每一天-碗头山村1区站
- 安心出行,人保同行-山头赵村田洋新区站
- 安心出行,人保同行-虎头山新区站
- “CACA指南”进校园育才 中国医学理念出海获赞
- 川藏两地艺术合作 《盛世牧歌》首演奏响成都
- 警惕!接个电话差点被骗150万 警方还原骗局实施过程
- 报告:上海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控制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明起南方新一轮降雨来袭 全国大部气温波动上升
- (走进中国乡村)甘肃宕昌发展康养旅游 千年药乡引客来
- 2025“文脉之光”中国国家版本馆文创设计大赛正式启动
-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用流淌灵动的漩涡,绘起史前文明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