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食品脂肪多?调和油不如动物油?专家解读→
合理膳食是保证健康的基础《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鼓励消费者减盐、减油、减糖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日前组织的一项随机抽样调查发现不少消费者对“减油”存在认知误区专家提示准确全面看待脂肪有助于将合理膳食落到实处
1
误区一:加工食品脂肪多,不健康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罗云波表示,加工食品并非都是高脂肪。食品中的脂肪含量主要取决于食品类别和加工方式,只要合理选择和搭配,加工食品也可以成为健康膳食的一部分。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食用油是我国居民摄入脂肪的重要来源之一,且摄入量远高于推荐值。
2
误区二:人造奶油必定有大量反式脂肪酸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近年来的技术革新,使氢化植物油(人造奶油)、精炼植物油等产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得到有效控制,还产生了非氢化工艺的起酥油等替代产品,例如植脂末、代可可脂已经能做到“0反式脂肪酸”。实际上,中国人群摄入的反式脂肪酸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限值,也显著低于欧美国家人群的摄入量。
3
误区三:橄榄油就是最好的
植物油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张坚表示,橄榄油的主要营养特征是油酸含量高,油酸虽然是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但并不是我国居民膳食中缺少的脂肪酸。无论大豆油、花生油还是菜籽油,也都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适量食用对健康都是有益的。
4
误区四:调和油不如动物油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表示,国内许多人喜欢用荤油炒菜,荤油特殊的香味往往是素菜的“点睛之笔”。但动物油含有较多饱和脂肪酸,而中国人的饱和脂肪酸摄入量总体偏多,因此烹饪宜用植物油,少用动物油。植物调和油是植物油混合而成,相对动物油更适合烹饪,当然它和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普通植物油并没有本质区别,控制总量才是最关键的。
5
误区五:
脱脂奶比全脂奶更健康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加启表示,尽管有些国际组织和国家的膳食建议是饮用脱脂奶,但这个建议与膳食结构及乳制品摄入量有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普通成人每天摄入乳及乳制品300克至500克,实际摄入量约为推荐量的十分之一,也仅为欧美国家实际平均摄入量的十五分之一。对我国居民而言,首先需要增加乳及乳制品摄入量,而不是考虑是否脱脂。当然,要严格控制脂肪摄入量或患高胆固醇血症的人,需酌情选择脱脂奶。
6
误区六: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应该多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表示,坚果类食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适量食用有益健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普通成人平均每天吃10克坚果,约等于一把瓜子仁、一小把花生仁或两三个核桃仁。但需要注意,坚果的脂肪含量较高,尤其是瓜子、花生作为“追剧零食”很容易吃过量,建议大家吃坚果时把握好“一把”的标准。
来源:新华社
记者:董瑞丰
- 川藏两地艺术合作 《盛世牧歌》首演奏响成都
- 警惕!接个电话差点被骗150万 警方还原骗局实施过程
- 报告:上海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控制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明起南方新一轮降雨来袭 全国大部气温波动上升
- (走进中国乡村)甘肃宕昌发展康养旅游 千年药乡引客来
- 2025“文脉之光”中国国家版本馆文创设计大赛正式启动
-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用流淌灵动的漩涡,绘起史前文明的浪漫
- 北京宁夏两地携手创造“生命奇迹”治愈小儿肺气道畸形
- 箭指苍穹逐梦行——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侧记
- 孩子不能又亲又抱 当心“亲吻病”→
- 书里有什么?
- 【节气里的大美中国·AI在谷雨】谷雨润万物 绿野绘新图
- AI赋能中医传承与发展 国医大师严世芸:是“经验医学”与“数据驱动”的碰撞
- 何以中国丨如果文物会说话:福建建瓯这个西周青铜界“铙哥”什么来头?
- 吞咽困难需警惕!专家:预防食管癌,远离高盐、烫食
- 安全驾驶公益行-天星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