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痴呆”还能治好吗?
老年人记忆力下降,经常重复问同样的问题,或者记不住刚说的话,记不住刚做的事,就一定是阿尔茨海默病吗?答案是否定的。年逾古稀的张老伯就有上述表现,经医生检查后发现不是阿尔茨海默病,而是“自身免疫性脑炎”;同时发现他胸腺处长了一个肿瘤,这个肿瘤可能是导致他认知问题的罪魁祸首。随后,张老伯接受了肿瘤切除及其他相应治疗后,记忆力完全恢复正常了。
临床上类似的病例还真不少。不是所有老年人出现的记忆力下降都归因于阿尔茨海默病,也不是所有的认知障碍都无法治愈。部分患者如能及时发现病因,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病程有望逆转。医疗文献显示,约23%的认知障碍患者存在可治性病因,最终有3.5%的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缓解或有改善。虽然这个比例较低,但是老年人口众多,患者人群庞大,老年人一旦出现了记忆力下降,需尽早接受全面评估,筛查可治性病因,切莫错过治疗时机。
除了自身免疫性脑炎以外,引起记忆力下降的可治性病因主要包括抑郁症、正常压力性脑积水、脑卒中、药物、感知觉障碍、代谢性病变、脑肿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感染等。与这些疾病相关的患者,需要在医疗机构进行详细排查后方可明确。
对于老百姓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现哪些警示症状,需要引起警惕。
首先,快速进展的痴呆相对容易识别。不同的痴呆类型,发病过程也是不一样的。疾病进展越快,罹患可治性的病因可能性就越大。对于快速进展的痴呆,需注重时效性,越早诊治,可能预后越好。目前,医学上大致以1年为界,定义发病1年内的痴呆为快速进展的痴呆。
其次,起病年龄也是关键因素。起病年龄早于预期发病年龄,应引起重视。痴呆的起病年龄小于65~70岁,尤其是年轻的女性,部分患者的痴呆可能是与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的,应注意筛查。
此外,病程中病情有明显波动性,即认知障碍的状况时好时坏。
综上所述,部分认知障碍患者通过治疗是能够好转的。建议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及时筛查可治性病因,查明病因后,进行相应治疗,有望改善或缓解症状。
陈淑芬(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陈淑芬
责任编辑:冯峥
- 广西龙胜“三月三”:黄洛瑶寨以长发文化绘就振兴新篇
- 美团启动骑手养老保险试点,支持骑手自主选择缴纳地及周期
- 田畴新景迎春光——西部地区春耕田间的“科技范儿”
- 我国西部“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提速
- 新春走基层|撞钟祈福迎新春
- 你喝的水可能有“微塑料”,对人体有害!但1个简单步骤能去除
- 忽冷忽热,天气啥时能正常?
- 老年旅客买火车票能省钱 超详细攻略快收藏
- 产学研深度融合 传奇今生携手北京工商大学强化品牌科研实力
- 跨境游持续升温 “China Travel”吸引中亚游客
- 古今交融 新老“三孔”相辉映
- 银发游产品日趋多样
- 2025年驻华外交官“发现中国之美”系列活动在京启动
- 长城人寿荣获2025金融消保与服务创新优秀案例
- 澳门举办“福虎生威转乾坤”花车汇演
- 陕南民歌晋京 开启“民歌旅行”地方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