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服“小胶囊” 筛查食管癌
如今,胶囊胃镜已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熟知的检查手段。然而,使用胶囊这样的手段进行食管检查却还是件新鲜事儿。
4月24日,科技日报记者从海军军医大学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李兆申教授与该科王洛伟教授团队在食管和胃食管结合部癌早期诊断方面取得了一项研究突破,即通过吞服一粒“胶囊”来采集食管细胞,进而对食管癌的患病风险实现精准评估。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胃肠病与肝脏病学》。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原河南医学院沈琼教授发明了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即通过类似气球的装置插入受检者食道,充气后将装置拉出,对沾染在气球上的食管细胞进行检测和分析,从而对食管癌进行早筛。该方法在上个世纪曾应用于我国食管癌高发区的人群筛查,为食管癌防控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科技水平受限,在患者舒适性、诊断敏感性等方面存在不足,漏诊率较高,后基本停止应用。
李兆申指出,绝大部分食管和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在出现吞咽困难症状后就诊往往已错失早诊早治机会。
记者了解到,目前胃镜检查是食管和胃食管结合部癌较为可靠的筛查方法,但由于我国内镜诊疗资源配置不充足,且胃镜的接受度较低,愿意进行筛查的人数较少。
“受沈琼拉网细胞学检查启发,我们团队研制了新型食管细胞采集器。”王洛伟介绍,在外壳可溶解的采集器中装入海绵状的高分子细胞富集材料,并固定于棉线上。受检者采样时将类似胶囊的采集器随水吞下,采集器外壳在受检者胃液中溶解,内含的海绵状高分子细胞富集材料膨胀,2分钟后,提拽牵拉棉线取出膨胀的细胞富集材料。由于采集器是从胃食管结合部通过食管取出,此时的采集器上收集了超过600万个食管和贲门细胞,是传统方法细胞采集数量的几百倍。最后,通过人工智能数字病理系统对样本进行分析进而对食管癌进行诊断。
2021年,王洛伟团队在《美国胃肠病学杂志》上首次报道了AI辅助细胞学筛查食管癌的科研成果。这为此次研究成果中的算法架构和参数组合奠定了基础,为科学准确筛查提供了重要依据。
“我们研究发现,经过该方法初筛后,有限的内镜资源可以更好地投入到需要内镜精查的高风险人群中。”王洛伟说。(张 强)
[ 责编:王蕾 ]- 事关“加班文化”、育儿补贴、食品非法添加等,最新回应→
- 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亮谈上线“抖音安全与信任中心”网站:算法科普和平台治理透明非常重要,抖音会尽全力做好
- A股龙虎榜 | 新莱应材20%涨停,三机构净卖出9314万,游资量化打板净买入2966万,成都系净买入2784万,低位挖掘净买入2227万
- AI拉了快手一把!可灵,打开估值新空间
- 雷军回武汉大学了登上热搜!网传雷军与雷军班同学合影,小米王化:小米科技园门口就有武大赠送的99株樱花树
- 特朗普:那些被抓到破坏特斯拉的人将极有可能面临至多20年的监禁!包括资助者
- 诺和新元亮相FIC 2025,以生物科技开启食品健康新未来
- 港股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扩大至2%,小鹏汽车跌超7%,百度跌超5%
- 信凯科技IPO:一实控人任职合作方,却未被认定为关联方
- 港股高开高走!恒指、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扩大至2%,国指涨2.74%,药明生物涨超12%,蒙牛涨超8%
- 太阳雨空气能斩获2025HPE中国热泵展创新产品金奖!
- 海尔懒人洗衣机将上市 盘点关联厂牌公司商业版图
- A股龙虎榜 | 东威科技20%涨停,换手率6.6%!三机构净买入2.72亿,一机构卖出1066万,机构合计净买入2.61亿
- Manus AI合伙人张涛澄清邀请码机制:服务器容量有限,不得已而为之
- 在标准化赛道上踢“野球”——一个内向少年的逆袭之路
- A股收评:三大指数集体收红,北证50涨超2%,工程机械大涨!超2800股下跌,成交1.55万亿放量658亿;机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