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小古城遗址商代考古取得重要成果
浙江考古工作者经过持续对杭州市余杭区的小古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一系列重要商代遗迹,获得浙江商代考古的重要成果。这是记者从近日举行的小古城遗址考古发现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的信息。
专家2023年12月30日考察商代水门遗迹。新华社记者冯源 摄
小古城遗址考古发现学术研讨会2023年12月29日至31日在浙江杭州举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小古城考古项目负责人罗汝鹏研究员在研讨会上介绍,小古城遗址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2004年至今,研究所持续对其进行考古发掘,成果丰富。
据介绍,小古城遗址的湖西发掘区发现一处格局复杂、但规划整齐统一的商代院落型建筑群。在庙山发掘区,考古确定庙山山顶存在一座建筑工艺极为特殊的人工堆筑台体,其占地面积超过1800平方米,相对高度达8米至12米,台体气势宏伟,精准地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进行堆筑。它的表面还可以看到用不同颜色填土分层版筑的痕迹。台体在“台顶”和“台脚”都有建筑遗迹,尤其是台顶的建筑,明显具有特殊功能性意义。在北城墙发掘区,一座商代水门遗迹保存较好,结构清晰,宽2.5米—3米,留有丰富的木构件遗物。
中国水利学会、北京大学、河海大学、上海博物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良渚博物院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多位专家经过实地考察后认为,湖西院落和庙山两处遗迹结构复杂,刷新了学界对浙江商代考古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庙山这座人工台体等级高,或有礼仪祭祀和天文观测的功能。水门遗迹的结构符合工程原理,或有引水、防洪、通航等多重功能,比著名的广州南越国大型木构水闸遗迹还要早1000多年。
据了解,早在7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小古城遗址已有人居住,其后,崧泽、良渚、广富林文化的人群持续居住繁衍。其最主要的文化堆积形成于马桥文化和“后马桥文化”时期,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夏代末期至商代。近年的考古成果则集中在距今3300年至3000年的商代晚期。
罗汝鹏说,小古城遗址所处的天目山脉东麓地带还发现了多处夏商时期的遗址。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证明,到商代,浙江地区的先民通过与中原的交流,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期,为越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人保友爱,安全同行-栅堰社区栅堰新村站
- 安全驾驶公益行-凌塘社区华美小区站
- 清华园火车站旧址
- 飞鹤启动12亿元生育补贴计划 以顶配产品助力育儿“减负提质”
- 用米汤代替母乳和配方粉,也能让新生儿健康成长?丨中新真探
- 大风黄色预警 北京市教委:中小学、相关培训机构停止户外活动
- 乐享保险,轻松生活-石堰社区石堰苑站
- 人保友爱,安全同行-枫杨社区枫杨坊站
- 中医药慕课联盟成立 搭建中医药教育走向世界的“云端丝路”
- 人保在身边,轻松每一天-两水小区站
- 安心出行,人保同行-恒合和家园站
- 人保护航,轻松生活-黄龙·香格里拉站
- 人保护航,轻松生活-鼎湖小区站
- 人保护航,轻松生活-亲和佳苑站
- 人保护航,轻松生活-和福小区站
- 人保护航,轻松生活-创美苑小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