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又添古遗址!奉化江支流鄞江两岸已发现13处史前遗址
潮新闻讯 近日,记者从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获悉,宁波市海曙区洞桥镇发现两处古遗址:树桥遗址、潘家耷遗址。
树桥遗址III区木构建筑。(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供图)
树桥遗址位于洞桥镇树桥村以西,东距树桥村约0.45 千米,北依鄞江,南临剡江,地势低洼平坦。遗址分为I、II、III三个区域进行发掘,I区文化堆积深度约0.6~1.4米,以宋代遗存为主;II区文化堆积深度约0.15~1米,以唐代遗存为主,并有少量良渚文化时期遗存;III区文化堆积深度约0.2~0.8米,以六朝时期遗存为主。
树桥遗址III区出土湘阴窑瓷器内底 。(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供图)
树桥遗址以六朝时期遗存最为丰富,尤其是遗址中出土的木构建筑遗迹依水而建,推测为水边护岸结构。同时,该遗址中出土了数量众多且重复率较高的器物,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商品贸易属性,推断该木构建筑应为一处临水码头或仓储库房,此类遗存在六朝考古中发现较少。树桥遗址的发掘,填补了鄞江流域六朝旷野遗址的空白,与区域内发现的上庄山(2003年)、蜈蚣岭(2005年)、龙舌山(2021年)、孟夹岙(2022年)等墓地相呼应,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六朝时期聚落,为复原六朝时期宁绍地区聚落生活场景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潘家耷遗址位于洞桥镇潘家耷村东,北距奉化江支流鄞江约600米,分为南、北两个片区。遗址文化堆积深度约1.4~1.6米,出土遗存年代由早至晚分别为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和宋元时期,以史前时期遗存为主。
潘家耷遗址发掘场景航拍。(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供图)
其中,良渚文化遗迹有6处柱洞,分布没有明显规律,结构不明。出土陶器以夹砂红陶、泥质灰陶和黑皮陶为主,也有少量夹砂灰陶,可辨器型包括鼎、豆、罐、釜、鬶、杯、器盖等。石器只发现石镞。
钱山漾文化遗迹有房址、灰坑和柱洞。房址F1平面形状近长方形,南北总宽约 190 厘米,东西总长约 380 厘米。由四段基槽和 8 个柱洞构成。F1 上覆盖一层黑色废弃堆积层,基槽内土质较致密,填土为灰褐色,无红烧土颗粒,无包含物;柱洞内的土质较致密,填土为灰黑色。出土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灰、黑陶次之,可辨器型有鼎、罐、豆等。石器有石钺、石锛、石镞等。
鄞江两岸史前遗址分布图。(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供图)
至今,奉化江支流鄞江两岸共发现史前遗址13处,潘家耷遗址是唯一一处分布在平原地区的聚落址且年代主要集中在良渚文化晚期至钱山漾文化时期,为认识宁波地区这两个阶段的文化演变提供了较好的实物材料。钱山漾文化遗存在奉化江流域发现不多,该时期房址、灰坑等聚落要素的发现为探索这一区域史前聚落分布特征和时代变迁提供了新的材料。
- “CACA指南”进校园育才 中国医学理念出海获赞
- 川藏两地艺术合作 《盛世牧歌》首演奏响成都
- 警惕!接个电话差点被骗150万 警方还原骗局实施过程
- 报告:上海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控制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明起南方新一轮降雨来袭 全国大部气温波动上升
- (走进中国乡村)甘肃宕昌发展康养旅游 千年药乡引客来
- 2025“文脉之光”中国国家版本馆文创设计大赛正式启动
-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用流淌灵动的漩涡,绘起史前文明的浪漫
- 北京宁夏两地携手创造“生命奇迹”治愈小儿肺气道畸形
- 箭指苍穹逐梦行——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侧记
- 孩子不能又亲又抱 当心“亲吻病”→
- 书里有什么?
- 乐享保险,轻松生活-西横河新村站
- 【节气里的大美中国·AI在谷雨】谷雨润万物 绿野绘新图
- AI赋能中医传承与发展 国医大师严世芸:是“经验医学”与“数据驱动”的碰撞
- 何以中国丨如果文物会说话:福建建瓯这个西周青铜界“铙哥”什么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