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银发经济,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核心观点:人口老龄化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发展银发经济,要坚持问题导向,使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地结合,形成多方合力共同促进之势。发展银发经济,不仅要重点解决好老年人居家养老、就医用药、康养照护等急难愁盼问题,还要重视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继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政策举措之后,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了4个方面26项举措。这些既是对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要求的贯彻落实,也释放出加快建设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体系的明确信号。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这意味着我国已全面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预计今后10年,每年还将有超过2000万的新增老年人。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近年来,我国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将关系到每一个家庭幸福感的家事上升为国事。《“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强调,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动老龄事业与产业、基本公共服务与多样化服务协调发展,努力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这也为各地发展银发经济提供了遵循。
人口老龄化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滚滚“银发潮”对基本公共服务带来挑战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银发经济蕴含的新机遇。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随着老年人口数量扩大,以及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预期提升,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在持续增长、消费意愿和能力在不断增强。发展银发经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既利当前又惠长远。
银发经济涵盖了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全领域,虽然前景一片广阔,但当下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问题。发展银发经济,无疑要坚持问题导向,使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地结合,形成多方合力共同促进之势。为此,一方面要切实履行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职责,加强老年人基本民生保障,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另一方面要运用好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各类经营主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发展银发经济,建设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体系,不仅要持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重点解决好老年人居家养老、就医用药、康养照护等急难愁盼问题,还要重视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引导老年人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发挥正能量,作出新贡献。在这样的目标下,无论是建设更多老年大学,推进手机应用程序适老化改造,鼓励老年人在社交平台通过直播、短视频记录生活、展现自我,还是倡导家庭成员多与老年人进行情感交流,都是题中应有之义。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离不开全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 从汉语言哲学出发的汉语哲学
- “慧”及养老 上海已建成70多家智慧养老院
- 经世济民真学者 学高身正大先生——写在刘诗白百年诞辰之际
- 再创佳绩!100台乘龙H7 LNG牵引车交付浙江物流巨头
- 好奇心,滚起认知的雪球
- 上海首个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门诊落成
- 当AI赋能医疗 可以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什么?
- 文化中国行·国宝画重点|原来5000年前“流行”对称美
- 拥抱“星星的孩子”,中兴努比亚手机全系上线自闭症儿童画作壁纸
- 安心出行,人保同行-管淋小区站
- 赓续中华文脉 浸润时代人心——港澳台人士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信赖选择,安心每一刻-遂昌华泰实业有限公司站
- 专家:单抗药物让AD治疗进入新阶段
- 安心出行,人保同行-柴岭下新村站
- 多地春茶开启采摘热潮 茶园“智慧大脑”增添科技范儿
- 冷暖大逆转!本周前期中东部大范围冲击30℃ 中后期寒潮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