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牢记总书记嘱托 此心安处是我家

生活常识 2024-02-19 千姿百态 6019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就是居民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雄安新区,千年大计,未来之城。这里有很多的回迁居民。他们的生活现在怎么样,老人过得是否舒心,孩子的教育是否有保障?而对于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来说,有很多的外来务工者。他们能否留得下,住得安?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我们首先到雄安新区看一看。

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雄安新区南文营社区的李敬和一家正忙着团聚。

李敬和一家原来住在河北省容城县晾马台镇的西李家营村,2020年前后,雄安新区建设提速,李敬和的老家被划为建设起步区。老家被拆迁后,他们搬到了现在所在的回迁安置小区。

跟以前村里相比,安置社区的居住环境有了很大的不同,雄安新区的建设既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建设一个环境优美的智慧新城,也要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

对于李敬和来说,2023年还有一件特别难忘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们家做客。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总书记一直挂念着回迁群众的生活,2023年5月,在雄安新区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好雄安新区,重要的是衔接好安居和乐业,让群众住得稳、过得安、有奔头。总书记的嘱托充满暖意,也饱含深情。

李敬和的岳母今年63岁,自从搬进回迁安置小区,生活闲适,看病有医保,每月还有一千多元的养老金。

平时早晚餐跟女儿女婿在家吃,中午上社区食堂吃饭,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办卡还享受折扣。

环境优美,基本生活也有保障,但对于老年人来说,离开了原来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农村,进入陌生的环境,难免会有不适应。

社区通过大走访,了解到老年人的需求以后,经常组织活动,现如今又新建了养老驿站,回迁两年,老人们也逐渐适应了新的社区养老生活。

对于绝大部分回迁安置居民来说,要像总书记说的那样,住得稳、过得安,解决好“一老一小”的问题是关键。李敬和妻子的姐姐邢云一家也是回迁安置户,搬到雄安新区后,孩子的教育让她省了不少心。原来每天接送四趟,现在家对门就是学校,很方便。

不仅养老、教育等民生问题有保障,如今在雄安新区,有一个以“分钟”为单位的步行生活圈,公园、超市、学校、卫生服务站、展览馆、养老驿站等公共服务设施,步行15分钟,就能满足居民“衣食住行、文体教卫”等日常所需。

在整个雄安新区,像李敬和这样的家庭有成千上万户,自2021年以来,来自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的12万群众陆续回迁。雄安新区不仅建设了一座现代化新型城区,同时也把“一老一小”作为重点服务方向,为回迁安置群众提供了优质的公共服务,另外针对很多有就业意愿的回迁居民,雄安新区还会通过社区邻里驿站、党群服务中心向居民精准推送就业岗位,为居民解决就业问题。

在城市中,除了像回迁安置居民这样的本地人,还有众多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不仅为梦想拼搏,也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城市的万家灯火中,也应该有属于他们的一盏灯。

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像安保、餐饮服务、外卖快递等行业的工作人员,往往面临着住宿条件不佳的窘境。近年来,上海市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为许多来沪新市民、青年人和一线务工人员提供了住房保障。

2023年11月,张颂蔚成为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的第一批住客,刚住进去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到了上海考察。总书记亲切地和他们握手交谈,让上海安保从业人员张颂蔚从内心更感受到了家长一般的温暖与关怀,也更坚定了他为上海的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说,外来务工人员来上海作贡献,同样是城市的主人。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多样化、多元化的需求,确保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为很多大城市的建设者、贡献者解决了最发愁的问题。

纵波是一位来自安徽宿州的外卖骑手,对于他来说,来上海的这几年,做骑手风里来雨里去,也没觉得多苦,最让他们发愁的是住的问题。城市空间寸土寸金,在租金预算不高的情况下,很多一线务工人员要么在市中心合租一套小房子,要么延长通勤时间,在郊区或城中村租农民自建房。加之近几年旧区改造和城市更新速度加快,合适的房源更加稀缺。

保障性租赁住房宽敞明亮、设施齐全,搬进来之后,纵波觉得这种改善不仅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也为他们的工作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不仅房租能承受,还有管家式的服务,房间内水电或者家用电器损坏,管家还会及时来维修。据了解,像这样的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分布在上海全市各区,目前上海已筹措首批床位1.1万个,床位月租金在500—1000元,目前已全部投入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