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大中衔接创新人才培养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
汽车网北京8月12日电 日前,地球科学大中衔接创新人才培养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全国120所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学的200多位专家、教师共同探讨地球科学领域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论坛现场。北京大学出版社供图
“大学和中学教育是培养卓越拔尖人才的主体,在当前形势下正面临着更为严格的挑战与更高的要求。”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主任郭正堂表示,面向未来,要通过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搭建国际交流平台等措施,建立大学和中学之间常态化交流机制,激发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习惯,并逐步成长为地球科学领域的拔尖人才。
据悉,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地震学会和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在邀请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徐义刚,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张立飞,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总校长陆云泉等专家,围绕地球科学与人类文明、学校科学教育与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等话题进行了深入分享。
会上,“中学生地球科学素质培养丛书”首本新书《宇宙起源与太阳系形成》现场发布。该套丛书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牵头,组织全国3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百位专家学者构成丛书编委会,对丛书进行学术指导和把关。全套丛书共14册,旨在培养我国青少年的地球系统观,帮助学生建立较为完整的地球科学知识体系。(李依环、实习生朱婷婷)
(责编:郝孟佳、熊旭)- 青海工匠学院揭牌成立
- 中国成功发射天平三号A星02星
- 食品安全新规落地 学校、幼儿园食堂违规将从重处理
- 辽宁教育强省建设成果显著 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 【图解】今年前2个月国民经济起步平稳 发展态势向新向好
- “烟花三月”旅游走热 带动多业态消费升温
- 事关就业补助、育儿补贴……今年提振消费这样干
- 馒头最好不要隔夜吃!一次吃不完,这样保存→
- 桂林一批特色美食亮相第112届全国糖酒会
- 国际首个!中国建成日地空间全圈层综合性地基监测设施
- 中国第三次冰川编目发布 冰川总条数约6.9万条
- 感受戏剧魅力
- “天津市国际中文教育联盟”成立
-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教育的浙江篇章
- 人保寿险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例四:守护“来自星星的孩子” 关爱孤独症群体
- 验证月球岩浆洋模型 嫦娥六号月背样品最新研究成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