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文博+”激发文化活力新篇章
车水马龙的街道、雕梁画栋的殿宇,洛河之上轻舟荡漾,两岸一片灯火阑珊,共同编织成一幅流光溢彩的夜游长卷……在日前于北京亮相的《唐宫夜宴》XR大空间沉浸展上,观众只需戴上VR眼镜,便能一秒钟穿越千年,仿佛置身于唐代洛阳城的盛景之中,沉浸式体验一场奇妙之旅。
从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火爆“出圈”,舞者化身“唐朝小姐姐”,到科技赋能的沉浸展览惊艳登场,近年来,河南在文博领域不断跨界“破圈”,积极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的新道路,让大众感知到古老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很时尚。
随着“文博热”的持续升温,河南各大博物馆纷纷以创意展陈和贴心服务吸引着八方来客。据河南省文物局统计,今年1至7月全省博物馆接待观众达4260余万人次。暑期的到来更为这股热潮注入强劲动力,各大博物馆纷纷成为热门“打卡”地,市民游客络绎不绝,静静感受着那份来自历史深处的魅力。
在河南博物院,别开生面的音乐文物考古复原展演正持续上演,远古又新潮的乐声,交织成古今交融的美妙乐章,吸引众多观众前来聆听;在郑州博物馆,“丝绸之路・黄河:长河灵岩”主题展汇聚云冈石窟代表性文物展品,还引入3D打印技术,1∶1比例高精度复制的云冈石窟第12窟也完整“搬”进馆内,重现气势恢宏的洞窟和绚丽多姿的壁画。
于今年年初开馆的殷墟博物馆新馆也迎来首个暑期热潮,暑假期间,每日接待游客近8000人,较暑假前增长了30%。承载着历史文化与中华基因的甲骨文在这里熠熠生辉,在裸眼3D、数字虚拟影像等现代科技的加持下,焕发出勃勃生机,以更鲜活的姿态进入游客的视野,讲述着远古的故事。
近年来,文创产品的开发也是河南文博界的一大亮点。“考古盲盒”激发公众对考古探索的热情,甲骨文书签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玉佩棒棒糖将文物与美食跨界融合……这些创意满满的产品,不仅展示了河南丰富的历史文化“家底”,更以现代设计理念,让传统文化以更加年轻、时尚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并不断推动文创产业创新升级,打开文化传播新空间。
“只有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让文物更具传播力、感染力,才能不断拉近馆藏文物和社会生活的距离。”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在接受汽车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高科技的赋能到沉浸式的体验,河南文博界正在用一系列创新实践激发文化活力新篇章,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不懈的创新精神,引领着文化潮流新风尚,让古老的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实习生张婧怡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王仁宏、吕骞)- 换个名字价格翻倍!这些水果,原来全是“智商税”
- 【新春走基层】守护在“最北”铁路线上的“00后”们
- 新疆:“沙海嬉雪” 冰雪产业迸发“新”活力
- 中国银行桂林分行落地该行首笔“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 应用场景业务
- 冰雪大世界里的亚冬会“打卡点” 你集齐了几个?
- 将原产地果蔬搬进AWE?容声冰箱要把“养鲜”玩出花
- 中国人保寿险河池市分公司开展“3·15”主题宣传咨询活动
- 抖音纪录片《四海同春年味纪》1月22日上线,六位名人分享家乡春节
- “氢”装上阵,硕果连连 现代汽车氢能在华落地成果斐然
- 与千年文字对话,文化赋能品牌增长
- 国家艺术基金优秀资助节目展演在北京举行
- 回眸2024丨顽强拼搏 中国竞技体育硕果累累
- 全新海洋主题VR沉浸展《深海奇遇》举办
- “一程多站”“澳门周”等新模式助力澳门旅游持续火热
- 从北京来的西藏孩子们,在三亚起舞
- 用现代创意续写城市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