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豫”见非遗传承发展新画卷
威风凛凛的武士、体态丰盈的仕女、身姿矫健的骏马……在洛阳市孟津区朝阳镇南石山村,暑期研学热仍在持续,色彩明丽、俏皮灵动的各式唐三彩成品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广泛欢迎。
唐三彩,又名“唐彩色釉陶器”,釉色有黄、绿、褐、蓝、黑、白等,其中以黄、绿、褐三种颜色为基本色调,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如今,学生不仅能在研学过程中了解唐三彩的发展历史,还能深入生产车间,从各个环节感受三彩制作,近距离地观看老师傅们开窑,感受古老技艺的独特魅力。
洛阳文脉源远流长,诸多非遗项目成为传播河洛文化的一张“金质名片”。洛阳市通过“非遗+旅游”“非遗+文创”“非遗+研学”等多种跨界融合新模式,为非遗传承增添了无限可能。
据介绍,洛阳洛邑古城景区已进驻20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游客在体验非遗的同时,能更直观地感受河洛文化的魅力。栾川县通过“民宿+非遗”发展路径,在重渡沟景区打造非遗主题民宿,既丰富了民宿文化内涵,也能增强游客文化体验。
河南是非遗资源大省,截至目前,认定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5项、省级1030项。近年来,河南通过持续发展非遗工坊,非遗赋能乡村振兴的优势不断显现,不仅保护、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在助力百姓增收致富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河南有非遗工坊(含非遗扶贫工坊)213个,其中有64个纳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文化和旅游部与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公布的66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中,河南有5个入选。
其中,“非遗点亮计划”是河南探索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独有经验。自2021年起,河南省连续三年实施“非遗点亮计划”,引入优质团队和全国高校走进省内的乡村、古镇和景区,挖掘和运用当地非遗资源,共落地140个非遗空间、149项非遗文创,探索出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河南经验”。
此外,河南还连续多年举办“非遗购物节”,打通从生产到销售的“最后一公里”,2023年的活动覆盖超2000家非遗店铺,销售额突破1亿元。
“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已成为非遗传承发展的共识。如今,行走河南,无论是风景名胜或是城市街区,市民和游客“拥抱”非遗的机会大大增加。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表示,非遗源于生活,“出圈”亦是回归,河南将持续做好非遗的挖掘、保护、展示和传播,推动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融入当代生活,焕发新的活力。
(责编:王仁宏、吕骞)- 林清轩×中国国际精品消费月:创“新”添动力,激活美护消费引擎
- 央视春晚倒计时60天 主标识双巳合璧似如意
- AI加入影视 观众体验更优(深观察)
- 太湖远大上市募1.2亿首日涨36% 经营现金流近3年均负
- 北国雪域燃情启幕 冰雪经济乘着冬风“热”起来
- 青春华章|蓬勃生长迎风向上,展现青春朝气与锐气
- 北京:秋日前门旅游热
- 青春华章 | 传统文化邂逅青春力量 国风国潮正当时
- 秦腔现代剧《生命的绿洲》亮相“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
- 电影《天宝》专家研讨会举行
- 文化中国行 | 这个中秋,很“圆满”!
- “尽享户外精彩 尽放创新活力”――2024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10月底举办
- 文化中国行 | 佳节氛围感拉满!各地文化活动尽显中秋韵味
- 庆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新歌唱兵团”歌曲创作及MV首发仪式举办
- 电影《浴血困牛山》观摩研讨会在京举办
- 原创舞台剧《蒙藏学校》即将首演 再现珍贵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