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部:春节假期国内游人次达4.74亿,花了6326亿
人民日报客户端讯 2024年春节期间,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春节主题活动,统筹做好安全生产和假日市场工作,文化和旅游市场平稳有序。据初步统计,全国举办“村晚”、戏曲进乡村、新年画活动、图书馆里过大年等群众文化活动约15万场,线上线下约6.69亿人次参与。春节假期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1.63万场,同比增长52.10%;票房收入7.78亿元,同比增长80.09%;观演人数657.65万人次,同比增长77.71%。受政策、供给、宣传等多种利好因素影响,城乡居民出游意愿高涨,出游人次和出游总花费等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9.0%;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87亿元,同比增长47.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7.7%;入出境旅游约683万人次,其中出境游约360万人次,入境游约323万人次。
欢喜过年文化味浓,传统文化出彩出新。春节期间,各类文艺演出和公共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为广大群众送上丰富多彩的新春年礼。特色非遗传统民俗扮靓节日氛围。天津、山东、湖南、贵州非遗大集买年货,安徽“皖美过大年”等文化惠民活动火热开展,透出浓浓文化气息。新春灯会、舞龙表演、庙会市集、非遗秀场等活动成为游客新春出游的重要选择。热门博物馆持续火爆。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四川三星堆博物馆等客流保持高位,多地文博场馆围绕龙年主题开展“博物馆里阖家游”“春节游览学知识”等特色活动,呈现“大有大的热闹、小有小的品质”的格局。各类演出活动精彩纷呈。
旅游市场活力迸发,假日消费持续升温。“南北互换、东西互跨”特征显著。春运开始以来北方居民纷纷南下,南方居民到北方滑雪、赏冰成为新时尚。广东、四川、广西、湖南、贵州等南方目的地热度高;黑龙江、吉林、新疆、辽宁、内蒙古等地依托丰富的冰雪资源举办冰雪旅游节等活动,丰富冰雪旅游消费新方式,释放假日旅游消费新动能。红色旅游成春节出游新亮点。中共一大纪念馆景区、西柏坡纪念馆景区、江苏周恩来故居、福建古田旅游区等景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湖南橘子洲旅游区春节期间接待游客63.2万人次,同比增长44.63%。富有历史底蕴景区和极具人文特色古城备受欢迎。天津古文化街、新疆喀什古城、湖南凤凰古城、云南和顺古镇、河北正定古城等吸引广大游客前来过大年。河南洛阳举办神都灯宴等29项“穿越盛唐洛阳年”主题活动,开封清明上河园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在互免签证、通关便利和航线恢复等利好政策推动下,入出境旅游加速恢复发展。出境方面以赴港澳地区以及日韩、东南亚、东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短途跨境游”为主,部分旅行社“新马泰”产品基本恢复到 2019 年同期水平。
文旅融合红红火火,服务供给提质升级。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人气旺、消费热、暖意浓,春节期间,已纳入监测范围的集聚区累计夜间客流量9851.21万人次,同比增长58.31%。重庆解放碑、西安大唐不夜城、广州北京路街区、哈尔滨中央大街等集聚区进入全国客流量前十商圈。惠民春风带来供需两旺。山东、江苏、重庆、云南、广西等地持续开展“2024年春节文化和旅游消费月”“旅游迎春 休闲过年”新春旅游惠民活动。内蒙古以举办十四冬为契机,推出七大类1500项特色文化和旅游活动。海南精心策划举办民俗非遗、“村晚”等活动超320场,环岛旅游公路周边民宿、房车营地迎来客流高峰。产品服务持续提质升级。黑龙江采取多重暖心服务保障,及时回应游客关切。多地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实现对城市、重点景区及商圈的热度预报,配合客流疏导,提升旅游高峰期管理效率和游客体验。
- 文化中国行丨到江西乐平看大戏 感受古戏台营造技艺
- 沙棘“敲果”忙、冬捕起网“鱼儿满仓” 冬日里的新疆一派好“丰”光
- 情侣入住南宁一酒店,意外发现摄像头
- 除湿机变智商税?记者实探发现“有猫腻”
- 新华视点丨众志成城暖高原 西藏定日县震后48小时救援安置见闻
- 2025年1-3月青岛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OP20
- 提亚数科助力智慧渔港:探索渔业的数字化浪潮
- 建杭置业:匠心破局,百强加冕,稳筑未来新宏图
- 国医名师张宗见:融合中医精髓与精准医疗,开创肿瘤治疗新路径
- 20城144平以上产品成交占比提升;招商蛇口北京发布揽阅系首作 | 2月住宅产品月报
- 侯云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
- 林氏木业家具怎么样?林氏木业用首份沙发消费指南重塑家居品质标杆
- 第二届 “同仁堂日” 系列活动在京启动
- 北京老旧小区改造:从“老破小”到“好房子”的华丽转身
- 2025年1-2月保定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OP10
- “雷锋精神照夕阳,支部关怀暖人心 ”—— 中建六局七建公司张北项目联合党支部开展养老院慰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