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旋律化”是不是流行音乐倒退的体现
实际上,音乐区很多人,不仅仅是日吹,都过于高估了旋律在流行音乐里的作用。
其实旋律在流行音乐里,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重要。因为流行音乐的发展一直是曲风的发展。从古典到爵士,到布鲁斯,到摇滚,到R&B。再到现在的电音说唱,每一次曲风的变化都是靠不同的编曲来实现的。而不是靠旋律。而每一次曲风的变化,旋律的作用一直在弱化,编曲的作用越来越强。才有了如今百花齐放的世界流行音乐。
当然,旋律也不是不重要。因为旋律可以决定下限,比如一首好的旋律能把一首歌从40分到80分。可是却没办法把一首歌变得从80分到100分。因为在好的旋律没有多样化的编曲,也是一首高级芭乐而已。
而欧美的去旋律化是不是乐坛的倒退?当然不是,正是这些欧美人的探索。因为欧美发现写好的旋律太容易了。旋律再怎么变来变去也就那几种形式。还不如去搞编曲,那些人通过编曲,可以把全世界各地各民族的乐器以伴奏的形式融合在流行音乐里。通过不同的融合方式形成不同的曲风。比如说唱就起源于黑人民族音乐。通过去旋律化,能够使得流行音乐更加丰富多彩。
而东亚圈很多人还抱着旋律不放,可是欧美人已经开始玩更高级的了,这就是差距的体现。
可是,欧美人真写不好旋律吗?当然不是,很多人不要觉得有句话叫:“日本的旋律,欧美的编曲”就觉得欧美写旋律比不过日本。我举几个例子,比如《寂静之声》《手拉手》《我心永恒》这些旋律日本流行音乐人写的出来吗?《寂静之声》可是60年前的作品,这首歌发行的时候日本流行音乐还在模仿披头士。这半个世纪日本流行歌曲加起来,有一首歌旋律能赶得上这首欧美六十年前的歌的吗?如果你觉得有,最好听一遍再说话。论写旋律的能力,日本也远远比不过欧美。只不过和自己比日本流行音乐的旋律相对强一些而已。人家欧美也不是不会玩旋律。只不过已经不屑玩而已。
就好比,二十年前非智能手机时代,都觉得手机越小越好。可是到了智能机时代肯定不是了。如果某个人还停留在非智能机时代,嘲讽现在的智能机体积太大,那岂不是笑话?
很多人拿现在欧美流行音乐旋律不好也是同理。
- 田畴新景迎春光——西部地区春耕田间的“科技范儿”
- 我国西部“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提速
- 新春走基层|撞钟祈福迎新春
- 你喝的水可能有“微塑料”,对人体有害!但1个简单步骤能去除
- 忽冷忽热,天气啥时能正常?
- 老年旅客买火车票能省钱 超详细攻略快收藏
- 产学研深度融合 传奇今生携手北京工商大学强化品牌科研实力
- 跨境游持续升温 “China Travel”吸引中亚游客
- 古今交融 新老“三孔”相辉映
- 银发游产品日趋多样
- 2025年驻华外交官“发现中国之美”系列活动在京启动
- 长城人寿荣获2025金融消保与服务创新优秀案例
- 澳门举办“福虎生威转乾坤”花车汇演
- 陕南民歌晋京 开启“民歌旅行”地方新篇章
- 数据标尺刻画“陇上乡遇”――中国・甘肃乡村旅游发展指数下的乡村旅游产业新貌
- 公安部网安局、中央网信办发布涉骑手谣言等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