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运会)志愿者:在跨文化交流中展现中国青年的青春与活力
中新社成都8月7日电 题:志愿者:在跨文化交流中展现中国青年的青春与活力
作者 韩金雨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声音,展现出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7日,来自四川师范大学广播电视专业的研究生谢雨池接受采访时说。成都大运会赛事期间,她在射击项目比赛场馆承担中文语音播报志愿服务。
成都大运会上,两万名来自不同高校的赛会志愿者每天忙碌在各自岗位上,为赛事提供全面保障。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展现出中国青年的青春与活力,架起一座座沟通世界的桥梁。
欢迎词、观众互动、颁奖仪式……谢雨池说,语音播报内容不只是赛事信息,工作往往在开赛前一个半小时就开始了,且需要保持长时间的高度专注。“当运动员们打出好成绩时,我会用声音去感染观众,观众的热情也会激励我。当播报到中国队获奖时,我会感觉到骄傲、自豪。”谢雨池表示,这些可以让自己忘记疲惫,一直保持昂扬的精神、充满活力的声音。
8月4日,香港志愿者李凤婷与三名外籍志愿者合影。 (受访者供图)
“从招募到培训再到正赛的过程非常辛苦,但收获远远大于辛苦。”香港志愿者、四川大学金融工程专业大二学生李凤婷在跆拳道场馆中心担任观众服务助理,近期认识了不少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我与同组的三名外籍志愿者李艾利、蓝音、伊扎成了好朋友,我们一起交流中国文化,分享求学经历。”李凤婷说,这次志愿服务经历让她更加热爱成都,将推荐更多的香港亲朋来成都旅游、求学。
在排球比赛中,“快擦手”志愿者是保障比赛顺利进行的关键之一,排球爱好者、西南交通大学大三学生庞贺阳就是其中一员。比赛期间,庞贺阳专注于场上球员的每个动作,一旦有人为救球倒地,就记牢位置,快速进场擦掉地板上的汗渍,整个过程只有六七秒。庞贺阳每天的工作从早上球员训练持续到晚上比赛结束,虽然很累,但是他很享受。“我结识了不少曾在电视、网络上关注的排球运动员,我们互换徽章、合影,他们教授我排球知识,这些跨文化的交流经历非常宝贵。”
菲律宾代表团抵达成都以来,四川大学英语专业大三学生艾叶就一直为他们提供语言服务,从而结下深厚友谊。“菲律宾武术运动员Ghiel有一天遭遇了韧带拉伤,当我们到医院看她时,虽然能感觉出她很疼,但她却一直对我们微笑,并告诉大家不要担心。”回忆起那些感动瞬间,艾叶言语中透着不舍,“每一位菲律宾运动员离开成都时,都留下了手写信和小礼物。他们还专门下载了微信,相约以后再见,这些时刻让我深刻理解到友谊是没有国界的。”(完)
- 人保友爱,安全同行-栅堰社区栅堰新村站
- 墨痕风骨——临颜真卿《祭侄文稿》
- 安全驾驶公益行-凌塘社区华美小区站
- 冠心病治疗有望减少支架植入?中国科学家发布研究新成果
- 清华园火车站旧址
- 飞鹤启动12亿元生育补贴计划 以顶配产品助力育儿“减负提质”
- 用米汤代替母乳和配方粉,也能让新生儿健康成长?丨中新真探
- 大风黄色预警 北京市教委:中小学、相关培训机构停止户外活动
- 乐享保险,轻松生活-石堰社区石堰苑站
- 人保友爱,安全同行-枫杨社区枫杨坊站
- 中医药慕课联盟成立 搭建中医药教育走向世界的“云端丝路”
- 人保在身边,轻松每一天-两水小区站
- 安心出行,人保同行-恒合和家园站
- 人保护航,轻松生活-黄龙·香格里拉站
- 人保护航,轻松生活-鼎湖小区站
- 人保护航,轻松生活-亲和佳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