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聚多方力 架就业桥

科技前沿 2023-01-08 千姿百态 9214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超过了1000万人,达到了1076万,比去年增加了167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再加上一些往届待业的学生和留学归来的学生,就业难度再次升级。一方面是需要就业的人数多,另一方面受到疫情、经济大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行业不景气,消化吸纳就业人口的容量下降。怎么来帮助大学生充分就业?各地各部门有什么高招呢?

焦点访谈:聚多方力 架就业桥

  进入7月,各地高校的应届毕业生都已经陆续离校,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工作之所以难找,一方面是因为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因为疫情等原因,外部就业环境整体受到影响,甚至一些正常的招聘程序也延后了。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说:“公务员事业单位有相当多的考试,原来计划安排在三四月份,因为今年上半年三月份开始,疫情影响以后很多考试都暂停了,有的一直到七月份才基本考试完成。”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招聘人数虽然有限,但这部分招考录取延迟,会对全国整体的就业工作带来一定影响。

  吴爱华说:“由于疫情因素,现在毕业生求稳的心态比较重,希望第一选择到体制内就业,比如说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现在学生报名人数非常多。很多学生都在等着考试,结果出来以后,才决定是不是要去找中小企业其他岗位的机会。所以考录的延后,对整体就业工作的影响很大。”

焦点访谈:聚多方力 架就业桥

  面对这样特殊的就业局面,各部门都行动起来,采取措施,拓展更多适合年轻人的工作岗位。6月底,国资央企在以往每年春秋两季招聘的基础上,专门增加了夏季招聘活动。

  国投人力公司董事长孟书豪说:“往年招聘分春秋两季,今年因为大学生就业确实遇到一些压力,今年加上疫情反复,现在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要求,我们举办夏季“国资央企促就业夏季招聘”活动。”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部、人社部等七部委共同发起,央视频、国投人力共同主办的“国聘行动”在这次夏季招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今年夏季招聘中,中国移动在“国聘行动”中做的一场网络直播活动。

  在这次夏季招聘中,中国移动总部及全国40多家下属单位共同发布了900多个岗位、约1500人的招聘需求。

  这次夏季招聘共有100家央企、37个地方国资委所属国有企业参与。各单位都希望能以这种方式,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承担一份社会责任。

  孟书豪说:“我们专门搭建了国资央企招聘平台,汇聚了7000多家企业,发布了近20万个招聘职位,大家共同为努力促进就业发挥着积极作用,展现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强大合力。”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各地各部门也在积极拓展政策性岗位,包括加快推进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进程,积极推进基层就业项目,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等等。不过政策性岗位毕竟有限,要更大范围解决就业问题,还要面向全社会发掘更多的工作岗位,其中中小企业是一个重要渠道。

  吴爱华说:“为了拓展中小企业的岗位,教育部今年提出来书记、校长要亲自访企拓岗,目前2000多所学校的书记、校长,统计下来已经走访了15万家用人单位,总共拓展岗位248万个。”

  面对复杂的就业形势,为这些毕业生做好就业指导,让他们保持良好心态、提高竞争力也是社会各方需要重视的问题。黄思懿是四川外国语大学法语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因为自己家就在重庆,所以黄思懿希望毕业以后也能在重庆工作。

  黄思懿投了很多简历,还是没有找到和自己专业匹配的工作,这让她感到压力很大。在学校,像黄思懿这样的应届毕业生并不少见。为了帮助他们正确面对人生困境,学校的老师会经常和他们谈心,鼓励他们,学校也通过各种途径开展促进就业活动、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竞争力。

  四川外国语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申安桂说:“通过就业政策宣讲会、企业人力资源进校园等活动,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提高他们就业的主动性,帮助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

  黄思懿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多场促进就业活动,全面提升了自己的求职能力。通过和老师的多次交流,黄思懿了解到在重庆与法语相关的工作岗位并不多,而沿海城市有着更多的法语工作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川外国语大学法语学院副院长刘帅峰说:“我们鼓励学生要有更广阔的视野,胸中有丘壑,腹中有才华,要志存高远,现在越来越多的同学接受到外地就业。”

  在老师们的鼓励下,黄思懿的视野不再只局限于重庆本地的工作岗位,她决定将眼光放长远,寻找更大的人生舞台。最终,她成功应聘上一家科技公司的海外的销售岗位,人生也翻开了新的篇章。

  要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辅导工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方方面面周全考虑,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做好精准辅导,尤其是面对一些低收入家庭和残疾学生,更要格外耐心和细致。

  吴爱华说:“这些学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我们提出来对这些学生要一人一档、一人一册,有针对性进行就业指导,为这些学生提供有温度的就业指导和服务,能够尽可能帮助他们实现就业。”

  王灵亮是湖南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今年的毕业生,由于母亲没有劳动能力,家中六口的生计全靠父亲王光强独自承担。现在王灵亮毕业要找工作了,父亲帮不上忙,心里很着急。越是着急找到工作越难以如愿,王灵亮投了很多简历,可都杳无音信。

  眼看着班上大多数同学工作都有了着落,王灵亮不知道该怎么办好。这时,学校负责就业工作的老师找到她,根据她的情况,专门进行一对一的就业帮扶。从求职心理辅导到简历制作,以及模拟面试,都有老师进行一对一指导。为了缓解王灵亮的紧张情绪,学校老师还陪同她一起去参加企业的面试。两轮面试下来,企业对王灵亮的表现非常满意,决定聘用她,王灵亮终于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在接下来的一年内,学校还会对一些需要特别关照的毕业生群体进行不定期回访,帮他们解决就业中出现的后续问题。

  为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教育部门和许多高校也出台了各种灵活的举措,为毕业生的去向提供多种选择。第二学位扩招和灵活就读政策就是其中之一。

  熊翠菲是华东交通大学2018级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临近毕业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听说今年学校有专门面向未就业应届毕业生开展的第二学位招生。于是她想换个专业继续深造。

  从2020年开始,教育部特别为未就业毕业生出台了更为灵活的政策。毕业生在就读第二学位期间还可以报考研究生,或者继续找工作,如果考研成功或者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可以中途退学,依旧能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读研或者就业。

  熊翠菲说:“考研成功或者考编成功了,可以跟学校协商,学费按照学多少交多少计算,剩下的返回去。”

  华东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王彤说:“这个政策一方面是同学的一个深造机会,再一个可以保留他们应届生的身份,学校提供相应的服务。”

  这样的灵活政策不仅缓解了一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为社会培养了更多复合型的人才。面对复杂就业形势,社会各方都在努力,多措并举,助力大学生走稳就业路。

  吴爱华说:“经过前期教育部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目前,2022届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趋于稳定。还需要持续攻坚克难,特别是要为现在离校还没有就业的毕业生,能够尽可能帮助他们尽早就业,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就业是民生之本,保就业就是保民生。促进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注重稳就业政策的精准实施和精细化服务,确保实效。除了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强化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搭建企业和毕业生之间的中介服务桥梁,我们还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来促进云求职、云招聘和云服务,缓解供需两端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就业成本。其实,大学生在找单位,用人单位也在找合适的人才,把社会各方就业服务力量汇聚起来,一起来助力,稳就业促就业就能够有更好的效果。


来源: 央视网

作者:

责任编辑:品一